《大将军:罗马》没有兵内战解决方法分享
罗马2全面战争内战自己部队反叛怎么办
《罗马2:全面战争》让内战叛军自动消失的修改方法。
打内战比较辛苦,内忧外患。今天晚上研究了下如何自动解决内战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内战其实很刺激,罗马中后期其实从苏拉和马略开始就打了好几次内战。面对与自己一样作战模式的军队,多数量高质量的确需要动一番脑筋。
这个修改是给不喜欢AI爆出一堆兵的同志们用的。想改的话看个人喜好。
原理是让元老院加上减粮食的属性,所以叛军一出来第二回合就开始减员直到减成光杆司令。
在effect_bundles_to_effect_junctions_table
增加
pro_faction_trait_senate rom_building_food_reserves this_faction -1000 start_round_completed
一栏,意思是给元老院增加 -1000粮食的属性。
配合campaign_map_attrition_damage里面的rom_attrition_desertion 值,原始是15指每回合消耗15%军队,如果我们邪恶的改成个90。
好了,随便内战怎么触发,元老院上手第二回合就开始挨饿减员90%。
打内战比较辛苦,内忧外患。今天晚上研究了下如何自动解决内战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内战其实很刺激,罗马中后期其实从苏拉和马略开始就打了好几次内战。面对与自己一样作战模式的军队,多数量高质量的确需要动一番脑筋。
这个修改是给不喜欢AI爆出一堆兵的同志们用的。想改的话看个人喜好。
原理是让元老院加上减粮食的属性,所以叛军一出来第二回合就开始减员直到减成光杆司令。
在effect_bundles_to_effect_junctions_table
增加
pro_faction_trait_senate rom_building_food_reserves this_faction -1000 start_round_completed
一栏,意思是给元老院增加 -1000粮食的属性。
配合campaign_map_attrition_damage里面的rom_attrition_desertion 值,原始是15指每回合消耗15%军队,如果我们邪恶的改成个90。
好了,随便内战怎么触发,元老院上手第二回合就开始挨饿减员90%。
如果没有内战今天会是什么样?
当初苏联给中共的建议是以长江为分界限,以北为共产党区南为国民党区,但是毛没有遵从,在三大战役结束后与国民党谈判时提出了过分要求,具体内容是全面依照政协,同时将蒋在内的国民党反动派头目依法惩治,因此在国民党拒绝后一天即刻开始渡江战役。中国统一南北也刺激了朝鲜金日成所以金日成在1950年6月越过38线向毫无防备的南朝鲜进攻。所以个人认为,如果没有内战,中国问题肯定会由苏美谈判协商像朝鲜那样以某条明显的分界线一分为二的,像今天朝鲜半岛和越战之前的形势那样,当初北越发动进攻南越也是受到了中共成功统一大陆的刺激。中共能统一大陆是因为国情不一样。越南统一打了10年,北越死伤到了150多万,朝鲜问题经过朝鲜战争也严重加剧,中国解放战争根本是国民党政府尽失民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罗马内战是怎么回事?
罗马内战是公元前1世纪40年代——前30年代罗马奴隶制国家内部为争夺政权和建立军事独裁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发动者是罗马晚期共和国时期著名的“前三头”和“后三头”。罗马内战的结果是屋大维最终获胜并开创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当上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罗马内战的结束是罗马共和国解体和罗马帝制全面建立的标志。
公元前146年,罗马进入晚期共和国时期。这一时期罗马出现全面危机,奴隶起义风起云涌,平民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和复杂。这种危机的集中表现形式是政体危机,也就是说,由于奴隶制发展达到高峰,共和制统治形式已经过时,帝制的建立是适应奴隶制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罗马共和国已为元老贵族盘踞垄断,改制之争阻力极大,延续甚久,流血甚多。公元前133—前121年格拉古兄弟的民主改革遭到元老贵族的猛烈攻击,并在失败后遭到反动贵族的疯狂屠杀。这次改革虽然失败,但却揭开了罗马内战时代的序幕。元老贵族既已首先使用暴力屠杀群众,以后当会变本加厉大开杀戒,而反元老势力也会以兵戎相见,由内争转入内战。此后反元老势力仍继续改革派的传统,发出了平民运动的号召。但反元老斗争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却不是平民要求的平分土地、维护小农之类,而是打击元老贵族、改变共和体制、建立军事独裁和皇帝统治的罗马帝国。正是在晚期罗马共和国危机重重、内部斗争不断激烈的形势下,涌现出了众多的英雄人物。
公元前138—前132年和公元前104—前101年的两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和公元前73—前71年的伟大的斯巴达克起义极大地震撼了罗马统治阶级,沉重摧毁了元老贵族不可一世的军政势力,为骑士和平民等反元老势力的抬头创造了条件。当元老们无人敢出头担任执政官时,正是其他势力乘虚而入的机会。就在此时,克拉苏斯取得执政大权,恺撒等人也从此东山再起,客观上推动了帝制取代共和制的历史转变。
公元前60年,步入政坛的三位新生实力派人物恺撒、克拉苏斯和庞培组成“前三头同盟”。公元前58年,恺撒出任高卢总督,并在长期的高卢战争中积蓄了实力。公元前53年,克拉苏斯在与安息作战中阵亡,于是三头先去其一,恺撒与庞培对抗之势日趋明显。高卢战争结束后,恺撒写成《高卢战记》一书在罗马广为散发,向公民宣传他的赫赫战功。更重要的是他已掌握了空前强大的实力,有久经征战的10个军团在他麾下,更有在高卢战争中掠夺的巨额财富供他在罗马网罗党羽、收买群众。这样的形势使庞培同元老院的联合更为紧密,他们把打击目标集中在恺撒及其党羽身上。公元前50年,元老院和庞培作出决定,恺撒应在第二任高卢总督期满时(前49年3月)交出兵权,解职回国。这等于公开宣布了“三头同盟”的决裂。恺撤回信要求庞培也放弃兵权,否则决不服从,并不惜兵戎相见。元老院视此信为战书,在前49年元旦决定恺撒应立即卸任。恺撒派的保民官安东尼等对此行使否决权不成反遭迫害,被迫逃往恺撒在山南高卢(北意大利)的军营,罗马内战一触即发。元老院马上宣布恺撒为公敌,全国处于紧急状态,授命庞培召集军队保卫罗马,不久内战正式开始。
恺撒听安东尼等汇报情况后,不顾只有1个军团留在身边的险境,毅然出击,于公元前49年1月率军越过意大利和高卢诸省的交界线卢比孔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罗马。这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把握关键、当机立断、迅猛出击的军事行动,“越过卢比孔”遂成形容当机立断、义无反顾行动的典故。
庞培估计,一经宣战,双方集结部队尚需时日,因此对恺撤跨越卢比孔的闪电行动毫无戒备。恺撒进军势如破竹,庞培和元老贵族措手不及、无力抵抗,仓皇逃往希腊。攻占罗马后,恺撒决定歼灭庞培留在西班牙的主力(7个军团),以保障后方安全和掌握战略主动权。他率领6个军团进军西班牙,失去首领的庞培军团未作认真抵抗即缴械投降,恺撒占领了整个西班牙。
为准备决战,恺撒推行各省居民和罗马人权利平等的政策,扩大了自己的社会基础。他的军队猛增至18个军团,而庞培在希腊总共只有9个军团。但是拥有东方广大地盘的庞培在兵员数量和军需储备上仍居优势,并且掌握着制海权。公元前49年11月,恺撒率领7个军团出其不意地在希腊登陆,开始东征。但他的另一支远征军(4个军团和1个骑兵队)由于敌人控制海面未能按时登陆,直到公元前48年春才同恺撒会合。遗憾的是,庞培贻误战机,未能各个歼灭恺撒军队。部队会合后,恺撒把庞培的几个军团围困在第拉希(今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的筑垒兵营里。但历时3个月的围困并未成功,只好撤到色萨利。庞培见敌退去,立即率军追击,双方于公元前48年8月在法塞拉斯进行了一场决战。恺撒以伏兵3000突然猛击庞培的精锐骑兵,导致敌左翼溃散,而庞培督师不力,未能及时巩固中军组织反击,终于一败涂地。庞培兵败逃往埃及,不久被人杀死。庞培死后3天,恺撒追击庞培军团在埃及登陆。他卷入了埃及内讧,打败了托勒密国王的部队,立克娄巴特拉王后为国王。小亚的米特拉达蒂之子叛乱,恺撒驰援其地立奏凯歌。历史上留下了他那句“我来到了、我看见了、我胜利了”的名言。公元前46年,恺撒再次在非洲登陆,并在塔普苏斯城附近击溃贵族派军队。接着他又挥师西班牙,在公元前45年的孟达一战中击败庞培两个儿子的部队,从而胜利地结束了内战。
罗马内战的第一阶段以恺撒击败庞培和元老贵族军队而告结束。战争的结果是恺撒建立了个人的军事独裁政权。他不仅被选为终身独裁官,而且还拥有统帅、大教长和祖国之父等尊号,集一切大权尊荣于一身,是名副其实的军事独裁者,或者说是罗马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日后西方历史上即以恺撒作为帝王的同义词,俄国沙皇之“沙”字即源于此。然而他的独裁未能完全消除共和传统的习惯势力。他未料到元老院的旧元老已利用这种传统势力把他的一些亲信转变为共和派,并在反对独裁、恢复共和的旗帜下密谋将其杀害,也未料到他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的婚姻和生下的儿子恺撒里昂成为敌人大肆利用的丑闻。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的一位亲信布鲁图斯与同伙卡西乌斯在元老院会议厅向恺撒连刺23剑,一代天骄就这样死于亲信的剑下。
恺撒死后,安东尼成为恺撒派主要头目,他出兵镇压了因恺撒葬礼而引发的平民和奴隶暴动。由于安东尼领导下的恺撒派缺乏对夺权斗争的统一筹划,以“罗马散文泰斗”西塞罗为首的元老院的地位有所增强。加之这时恺撒的养子屋大维、一位年仅18岁的青年突然步入罗马政坛,也给元老院以可乘之机。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其姊之孙),在恺撒遗嘱中被定为继承人,得其遗产四分之三。安东尼和恺撒派的将领对这个从外地闻讯赶来奔丧的青年人相当轻视,然而屋大维却非同凡响,胆略兼备。他知道恺撒的声望和财产已成为自己的有力武器,遂大加利用,收揽人才,扩充实力,拉拢民众,居然顶住安东尼的排挤打击而自立门户,西塞罗和元老院也从此对他另眼相看,并利用他对抗安东尼。
公元前43年春,安东尼在出任高卢总督的要求遭元老院拒绝后,马上诉诸武力。他派兵抢印夺权,将原高卢总督围于穆提那城。元老院即和屋大维一起出兵解围,安东尼败退回北高卢,和恺撒派另一重要将领雷必达联合。屋大维得胜后受到元老院排挤,多次要求担任执政官皆遭拒绝,只好兵临罗马强行当上执政官。在这种情况下,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终于在公元前43年秋结成“后三头同盟”。三方协议分治天下5年:安东尼统治高卢,屋大维控制非洲、西西里和撒丁尼亚,雷必达得西班牙,意大利和罗马由3人共治,东方处于杀害恺撒后逃亡的共和派布鲁图斯手中,归安东尼和屋大维处置。这一分治协议由罗马公民大会予以批准,并获得“建设国家的三头”之衔,在5年内有处理国务的全权,可见共和制已名存实亡。后三头当权后立即对共和派展开大屠杀和清洗,以西塞罗为首的元老贵族几乎被斩尽杀绝。公元前42年,安东尼和屋大维进军希腊,与布鲁图斯在腓力庇展开决战,布鲁图斯不敌自杀身亡,共和派从此永远退出了罗马政坛。公元前40年,后三头再次划分势力范围:安东尼统治东部,屋大维统治意大利和高卢,雷必达统治北非。屋大维坐镇罗马,有近水楼台之利,逐渐和元老、骑士等上层统治分子取得妥协,又以公民领袖自居,渐渐积累了雄厚的实力。
公元前36年,屋大维肃清了庞培之子小庞培在西西里和撒丁尼亚的势力,又解除了雷必达的军权,只为他保留大教长的虚衔,三头鼎立逆变成两雄对峙。安东尼继承了恺撒的弱点,在东方步恺撒后尘,正式与克娄巴特拉结婚,迷恋姿色,宣称要把他治下的领土赐予克娄巴特拉之子,这些丑闻为屋大维反对安东尼提供了最好的炮弹。公元前32年三头分治协议5年期满之时,逆变成屋大维和安东尼公开决裂的起点。屋大维以武力迫使亲安东尼的两位执政官和300名元老东逃,并让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宣布安东尼为“祖国之敌”,向埃及女王宣战。罗马内战的第二阶段正式开始。
公元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大战于希腊的阿克兴海角。此役双方旗鼓相当,交战初期胜负难分,但督战的克娄巴特拉却在战斗最激烈时率埃及舰队撤退回国,安东尼跟踪而去,全军遂告瓦解。阿克兴的胜利奠定了屋大维主宰帝国全境的权势,成为恺撒事业的真正继承人。公元前30年夏,屋大维进军埃及,包围亚历山大里亚,安东尼伏剑自刎,克娄巴特拉被俘后仍想施展故伎迷惑屋大维,但屋大维作为恺撒的继承人并未继承恺撒迷恋美色的弱点,克娄巴特拉悲叹自己“无用武之地”,只好自杀。托勒密王朝灭亡,埃及被并入罗马。公元前27年,屋大维获得元老院赠与的“奥古斯都”尊号,从此以罗马帝国的诞生结束了晚期罗马共和国的内战。
罗马内战揭开了罗马历史新的一页,使罗马奴隶制从共和发展到帝制的新阶段。这次内战对于推动军事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尤利乌斯·恺撒将罗马军事艺术推向巅峰。恺撒是罗马最杰出的军事家和统帅,他善于根据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不同形势来指导战争,在解决重大的战略问题时具有远见卓识。他和他的继承者屋大维在战略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能从政治的全局高度把握军事问题,实现了政治目标同军事手段的完美结合。在战略战术方面,恺撒善于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巧妙地分割敌军,将其各个击破。他在迅猛、大胆、机动地迎击敌军时,通常集中兵力狠狠打击敌人某一侧翼;在战斗队形中通常留有强大的预备队。预备队作为战斗队形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加强部队在主要方向上的突击力量、实施决战和扩张战果,这是军事学术史上的创举。
公元前146年,罗马进入晚期共和国时期。这一时期罗马出现全面危机,奴隶起义风起云涌,平民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和复杂。这种危机的集中表现形式是政体危机,也就是说,由于奴隶制发展达到高峰,共和制统治形式已经过时,帝制的建立是适应奴隶制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罗马共和国已为元老贵族盘踞垄断,改制之争阻力极大,延续甚久,流血甚多。公元前133—前121年格拉古兄弟的民主改革遭到元老贵族的猛烈攻击,并在失败后遭到反动贵族的疯狂屠杀。这次改革虽然失败,但却揭开了罗马内战时代的序幕。元老贵族既已首先使用暴力屠杀群众,以后当会变本加厉大开杀戒,而反元老势力也会以兵戎相见,由内争转入内战。此后反元老势力仍继续改革派的传统,发出了平民运动的号召。但反元老斗争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却不是平民要求的平分土地、维护小农之类,而是打击元老贵族、改变共和体制、建立军事独裁和皇帝统治的罗马帝国。正是在晚期罗马共和国危机重重、内部斗争不断激烈的形势下,涌现出了众多的英雄人物。
公元前138—前132年和公元前104—前101年的两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和公元前73—前71年的伟大的斯巴达克起义极大地震撼了罗马统治阶级,沉重摧毁了元老贵族不可一世的军政势力,为骑士和平民等反元老势力的抬头创造了条件。当元老们无人敢出头担任执政官时,正是其他势力乘虚而入的机会。就在此时,克拉苏斯取得执政大权,恺撒等人也从此东山再起,客观上推动了帝制取代共和制的历史转变。
公元前60年,步入政坛的三位新生实力派人物恺撒、克拉苏斯和庞培组成“前三头同盟”。公元前58年,恺撒出任高卢总督,并在长期的高卢战争中积蓄了实力。公元前53年,克拉苏斯在与安息作战中阵亡,于是三头先去其一,恺撒与庞培对抗之势日趋明显。高卢战争结束后,恺撒写成《高卢战记》一书在罗马广为散发,向公民宣传他的赫赫战功。更重要的是他已掌握了空前强大的实力,有久经征战的10个军团在他麾下,更有在高卢战争中掠夺的巨额财富供他在罗马网罗党羽、收买群众。这样的形势使庞培同元老院的联合更为紧密,他们把打击目标集中在恺撒及其党羽身上。公元前50年,元老院和庞培作出决定,恺撒应在第二任高卢总督期满时(前49年3月)交出兵权,解职回国。这等于公开宣布了“三头同盟”的决裂。恺撤回信要求庞培也放弃兵权,否则决不服从,并不惜兵戎相见。元老院视此信为战书,在前49年元旦决定恺撒应立即卸任。恺撒派的保民官安东尼等对此行使否决权不成反遭迫害,被迫逃往恺撒在山南高卢(北意大利)的军营,罗马内战一触即发。元老院马上宣布恺撒为公敌,全国处于紧急状态,授命庞培召集军队保卫罗马,不久内战正式开始。
恺撒听安东尼等汇报情况后,不顾只有1个军团留在身边的险境,毅然出击,于公元前49年1月率军越过意大利和高卢诸省的交界线卢比孔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罗马。这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把握关键、当机立断、迅猛出击的军事行动,“越过卢比孔”遂成形容当机立断、义无反顾行动的典故。
庞培估计,一经宣战,双方集结部队尚需时日,因此对恺撤跨越卢比孔的闪电行动毫无戒备。恺撒进军势如破竹,庞培和元老贵族措手不及、无力抵抗,仓皇逃往希腊。攻占罗马后,恺撒决定歼灭庞培留在西班牙的主力(7个军团),以保障后方安全和掌握战略主动权。他率领6个军团进军西班牙,失去首领的庞培军团未作认真抵抗即缴械投降,恺撒占领了整个西班牙。
为准备决战,恺撒推行各省居民和罗马人权利平等的政策,扩大了自己的社会基础。他的军队猛增至18个军团,而庞培在希腊总共只有9个军团。但是拥有东方广大地盘的庞培在兵员数量和军需储备上仍居优势,并且掌握着制海权。公元前49年11月,恺撒率领7个军团出其不意地在希腊登陆,开始东征。但他的另一支远征军(4个军团和1个骑兵队)由于敌人控制海面未能按时登陆,直到公元前48年春才同恺撒会合。遗憾的是,庞培贻误战机,未能各个歼灭恺撒军队。部队会合后,恺撒把庞培的几个军团围困在第拉希(今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的筑垒兵营里。但历时3个月的围困并未成功,只好撤到色萨利。庞培见敌退去,立即率军追击,双方于公元前48年8月在法塞拉斯进行了一场决战。恺撒以伏兵3000突然猛击庞培的精锐骑兵,导致敌左翼溃散,而庞培督师不力,未能及时巩固中军组织反击,终于一败涂地。庞培兵败逃往埃及,不久被人杀死。庞培死后3天,恺撒追击庞培军团在埃及登陆。他卷入了埃及内讧,打败了托勒密国王的部队,立克娄巴特拉王后为国王。小亚的米特拉达蒂之子叛乱,恺撒驰援其地立奏凯歌。历史上留下了他那句“我来到了、我看见了、我胜利了”的名言。公元前46年,恺撒再次在非洲登陆,并在塔普苏斯城附近击溃贵族派军队。接着他又挥师西班牙,在公元前45年的孟达一战中击败庞培两个儿子的部队,从而胜利地结束了内战。
罗马内战的第一阶段以恺撒击败庞培和元老贵族军队而告结束。战争的结果是恺撒建立了个人的军事独裁政权。他不仅被选为终身独裁官,而且还拥有统帅、大教长和祖国之父等尊号,集一切大权尊荣于一身,是名副其实的军事独裁者,或者说是罗马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日后西方历史上即以恺撒作为帝王的同义词,俄国沙皇之“沙”字即源于此。然而他的独裁未能完全消除共和传统的习惯势力。他未料到元老院的旧元老已利用这种传统势力把他的一些亲信转变为共和派,并在反对独裁、恢复共和的旗帜下密谋将其杀害,也未料到他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的婚姻和生下的儿子恺撒里昂成为敌人大肆利用的丑闻。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的一位亲信布鲁图斯与同伙卡西乌斯在元老院会议厅向恺撒连刺23剑,一代天骄就这样死于亲信的剑下。
恺撒死后,安东尼成为恺撒派主要头目,他出兵镇压了因恺撒葬礼而引发的平民和奴隶暴动。由于安东尼领导下的恺撒派缺乏对夺权斗争的统一筹划,以“罗马散文泰斗”西塞罗为首的元老院的地位有所增强。加之这时恺撒的养子屋大维、一位年仅18岁的青年突然步入罗马政坛,也给元老院以可乘之机。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其姊之孙),在恺撒遗嘱中被定为继承人,得其遗产四分之三。安东尼和恺撒派的将领对这个从外地闻讯赶来奔丧的青年人相当轻视,然而屋大维却非同凡响,胆略兼备。他知道恺撒的声望和财产已成为自己的有力武器,遂大加利用,收揽人才,扩充实力,拉拢民众,居然顶住安东尼的排挤打击而自立门户,西塞罗和元老院也从此对他另眼相看,并利用他对抗安东尼。
公元前43年春,安东尼在出任高卢总督的要求遭元老院拒绝后,马上诉诸武力。他派兵抢印夺权,将原高卢总督围于穆提那城。元老院即和屋大维一起出兵解围,安东尼败退回北高卢,和恺撒派另一重要将领雷必达联合。屋大维得胜后受到元老院排挤,多次要求担任执政官皆遭拒绝,只好兵临罗马强行当上执政官。在这种情况下,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终于在公元前43年秋结成“后三头同盟”。三方协议分治天下5年:安东尼统治高卢,屋大维控制非洲、西西里和撒丁尼亚,雷必达得西班牙,意大利和罗马由3人共治,东方处于杀害恺撒后逃亡的共和派布鲁图斯手中,归安东尼和屋大维处置。这一分治协议由罗马公民大会予以批准,并获得“建设国家的三头”之衔,在5年内有处理国务的全权,可见共和制已名存实亡。后三头当权后立即对共和派展开大屠杀和清洗,以西塞罗为首的元老贵族几乎被斩尽杀绝。公元前42年,安东尼和屋大维进军希腊,与布鲁图斯在腓力庇展开决战,布鲁图斯不敌自杀身亡,共和派从此永远退出了罗马政坛。公元前40年,后三头再次划分势力范围:安东尼统治东部,屋大维统治意大利和高卢,雷必达统治北非。屋大维坐镇罗马,有近水楼台之利,逐渐和元老、骑士等上层统治分子取得妥协,又以公民领袖自居,渐渐积累了雄厚的实力。
公元前36年,屋大维肃清了庞培之子小庞培在西西里和撒丁尼亚的势力,又解除了雷必达的军权,只为他保留大教长的虚衔,三头鼎立逆变成两雄对峙。安东尼继承了恺撒的弱点,在东方步恺撒后尘,正式与克娄巴特拉结婚,迷恋姿色,宣称要把他治下的领土赐予克娄巴特拉之子,这些丑闻为屋大维反对安东尼提供了最好的炮弹。公元前32年三头分治协议5年期满之时,逆变成屋大维和安东尼公开决裂的起点。屋大维以武力迫使亲安东尼的两位执政官和300名元老东逃,并让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宣布安东尼为“祖国之敌”,向埃及女王宣战。罗马内战的第二阶段正式开始。
公元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大战于希腊的阿克兴海角。此役双方旗鼓相当,交战初期胜负难分,但督战的克娄巴特拉却在战斗最激烈时率埃及舰队撤退回国,安东尼跟踪而去,全军遂告瓦解。阿克兴的胜利奠定了屋大维主宰帝国全境的权势,成为恺撒事业的真正继承人。公元前30年夏,屋大维进军埃及,包围亚历山大里亚,安东尼伏剑自刎,克娄巴特拉被俘后仍想施展故伎迷惑屋大维,但屋大维作为恺撒的继承人并未继承恺撒迷恋美色的弱点,克娄巴特拉悲叹自己“无用武之地”,只好自杀。托勒密王朝灭亡,埃及被并入罗马。公元前27年,屋大维获得元老院赠与的“奥古斯都”尊号,从此以罗马帝国的诞生结束了晚期罗马共和国的内战。
罗马内战揭开了罗马历史新的一页,使罗马奴隶制从共和发展到帝制的新阶段。这次内战对于推动军事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尤利乌斯·恺撒将罗马军事艺术推向巅峰。恺撒是罗马最杰出的军事家和统帅,他善于根据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不同形势来指导战争,在解决重大的战略问题时具有远见卓识。他和他的继承者屋大维在战略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能从政治的全局高度把握军事问题,实现了政治目标同军事手段的完美结合。在战略战术方面,恺撒善于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巧妙地分割敌军,将其各个击破。他在迅猛、大胆、机动地迎击敌军时,通常集中兵力狠狠打击敌人某一侧翼;在战斗队形中通常留有强大的预备队。预备队作为战斗队形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加强部队在主要方向上的突击力量、实施决战和扩张战果,这是军事学术史上的创举。
我国的军衔是如何制定的!~~~
军衔制度在中国已有近百年历史。20世纪初,晚清军队引入世界通用的军衔制度。以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几个时期实行的军衔制度,基本上都是在清末军衔制度基础上的发展和沿革。
■晚清军衔制
清朝在灭亡前,用了六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衔体系。
当时,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和清军战斗力的脆弱,在面对列强的战争中已暴露无遗。一些大臣、督抚纷纷上书,条陈时务,要求清廷迅速建立一支新式武装。清朝皇室也痛感中国兵制过于陈旧,已不合时宜。为了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必须改革兵制。于是采纳众议,决定效法西洋,训练一支新式陆军,以取代旧式绿营军队。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编练新军。
清朝的新军,在编制、装备和操法上,完全仿效西方,而在人事制度上,基本上还是采用过去绿营制的一套老办法。在编练新军过程中,遇到许多矛盾,对推行新制障碍重重。因此,清政府进一步采取改革措施,继续在所有方面进行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移植西欧式军衔制,试图通过军衔制度来改变当时“重文轻武”的流弊,振奋士气,提高军队的社会地位,改变官职与官衔之间严重失调的状况;改革官兵制服与识别标志,既整肃军容,亦适应操战;实行国际上大体统一的衔级制度,以利于国际交往。
清政府从1904年开始,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的章程制度,逐步推行西欧式军衔制。1904年12月,清政府练兵处会同兵部向朝廷奏准《另定新军官制事宜》,建议“参仿八旗官员之秩序,旁采各国军营之规章”,按照西方军官军衔的三等九级制,取代旧的官阶制度,建立新军的阶位品级体制,军官“区为三等,析为九级”。
1905年3月,练兵处、兵部设计出军官军服和军衔标志的第一个图案式样。8月,练兵处提出军官授衔的标准、条件、程序和要求。12月经清政府批准,陆军军官开始按新官制评定等级,从而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军衔等级:
上等第一级,正都统;
上等第二级,副都统;
上等第三级,协都统;
中等第一级,正参领;
中等第二级,副参领;
中等第三级,协参领;
次等第一级,正军校;
次等第二级,副军校;
次等第三级,协军校;
1909年11月,军咨处又奏请朝廷在军阶第一等第一级内正都统之上增设“大将军”、“将军”两衔,与正都统同为上等第一级;设立军士衔三级,即上士、中士、下士;在军官和军士之间增设“额外军官”衔一级。
1910年12月,陆军部对军衔授予及晋升年限、军官职务任免、最高服役年龄、军官考绩办法等,都作了详尽规定。如规定各级官佐的最高服役年龄为:正都统,65岁;副都统,62岁;协都统,58岁;正参领,55岁;副参领,52岁;协参领,50岁;正军校,48岁;副军校45岁;协军校45岁。又规定,凡正都统荣获大将军、将军称号者,不受上述年龄限制。这一章程可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军官服役条例。
不难看出,如按现在的军衔称谓,晚清的“都统”对应将官,“参领”对应校官,“军校”对应尉官;“正”、“副”、“协”分别对应上、中、少各级。从“正都统”至“协军校”这九级,分别对应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大将军”、“将军”和“正都统”同为一级,是荣誉军衔,相当于有些国家的元帅。“额外军官”就是准尉。士兵军衔称谓与现在基本相同。
■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军衔制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于1912年元旦正式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沿用了刚刚实行不到一年的晚清军衔制,但做了一些变动,主要是废除清朝军衔制的军官衔称,取消所有品级,仍按原来的三等九级,规定了新的军衔名称,军士和兵均改为二级:
上等官佐:大将校、中将校、少将校;
中等官佐:大领、中领、少领;
初等官佐:大尉、中尉、少尉;
额外军官;
军士:一等目兵、二等目兵;
兵:一等兵、二等兵。
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又对军衔等级和称谓做了修改,由六等十四级增至六等十六级:
上等官佐:大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中等官佐:大都尉、左都尉、右都尉;
初等官佐:大军校、左军校、右军校;
额外军官;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右军校升左军校2年;左军校升大军校3年;大军校升右都尉4年;右都尉升左都尉、左都尉升大都尉、大都尉升右将军各3年;右将军升左将军4年;左将军升大将军无定年。
1912年8月,北洋政府公布新的《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军官仍为三等九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官;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北洋政府还有两个特殊的规定,其中:
虚衔规定:将官衔在正式授予之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即陆军上校可加少将衔,陆军少将可加中将衔,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如护国名将蔡锷,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追赠军衔的规定:军官作战阵亡或病逝后,依其生前业绩,可以追赠高一级的军衔,如中将可以追赠上将。
■国民党军队军衔制
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衔级和衔称都不变。当时授军衔没有统一的机构,国民政府可以授,总司令部可以授,军事委员会可以授,甚至上级机关或军政长官也可以授。1932年,西北军阀马步芳曾把还在小学读书、只有12岁的儿子马继援,委派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的上校参谋长。更为荒唐的是,上报到南京中央军政部后,竟然给予正式命令,发给了委任状。另外,当时军衔和职务相比,衔高职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军长大都授上将。一些地方军阀,手中不过万把人最多几万人,也自封为上将。1933年,当时蒋介石在一次纪念周上讲话说:“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
为了整顿军队军衔混乱状况,以适应其军事上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对军衔进行修订。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第一、第二两级,增设特级上将。整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
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军: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海军士兵分八级,称谓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
国民政府时期的军佐衔,最初等级设置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但改变了称谓,即在军官衔的前面冠以专业名称,如“军需少将”、“军医中校”、“军法上尉”等。1934年以后,军佐衔改用新称谓,将级军佐衔统称“监”,校级军佐衔统称“正”,尉级军佐衔统称“佐”。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为适应全面内战的需要,对各级军官的服现役限龄作了大幅度降低:一级上将,62岁;二级上将,60岁;中将,56岁;少将,52岁;上校,46岁;中校,44岁;少校,42岁;上尉,40岁;中尉,38岁;少尉,36岁。这在当时主要军事国家中是比较低的。
国民党军队的上将衔,比较复杂。除了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档次外,还有中将加上将衔和追赠上将几种。
特级上将为最高军衔,授予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实际上这一衔级是专为蒋介石而设的。
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常服的军衔标志,抗战结束前都是金版领章上缀3颗三角星。抗战以后,常服的军衔标志,由领章改为肩章,二级上将为3颗五角星,一级上将、特级上将分别为4颗星、5颗星。因此,也分别被俗称为“三星上将”、“四星上将”、“五星上将”。也有人是死后才被追赠的,如张自忠、廖磊等;还有人生前死后都为正式晋升二级上将,如钱大钧、罗卓英等。
此外,国民政府于1934年12月对驻蒙古、新疆、西康、西藏等地的武职官员,颁行了一种特殊的官衔,共分三等十级,其称谓类似于清末的军官衔称:一等一级称都统、一等二级称副统、一等三级称协统,二等一级称都领、二等二级称副领、二等三级称协领,三等一级称都卫、三等二级称副卫、三等三级称协卫,此外还设有准卫一级。
中国的军衔制从清末建立到民国的几次改动,军衔等级中都没有“大元帅”这一级,那么孙中山和蒋介石等人的大元帅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孙中山等人的大元帅并不是军衔,而是职务,是一种权力象征。1917年7月张勋复辟后,孙中山即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主张。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有130多名议员出席,决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规定军政府设海陆军大元帅一人,元帅二人,均由国会选举产生。大元帅是国家元首兼行政首长,元帅则协助其工作。9月1日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桂系军阀陆荣廷、滇系军阀唐继尧为元帅。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大元帅职,但陆、唐二人不愿和孙中山合作,分别通电拒受元帅职务。可见,孙中山的大元帅是一种职务,即最高军政长官,其权力相当于实行“总统制”国家的总统,即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而不是军衔。
其实,在晚清实行军衔制时,就有陆海军大元帅一职,是由光绪皇帝兼;光绪病逝后,宣统皇帝即位,因他当时才3岁,大元帅之职由其父摄政王载沣兼。
而民国时期的大元帅也不止孙中山一人。北洋政府历届元首(总统或执政),均兼陆海军大元帅。1924年11月,孙中山督师北上,国民党元老谭延、胡汉民在广州先后代理大元帅职。张作霖在北京组织安国军政府,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的大元帅也是一种实际职务名称,其权力相当于实行“内阁制”国家的总统。
1934年3月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在长春当上了“满洲国”儿皇帝,并兼“满洲国陆海军大元帅”。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发生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2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大元帅,即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是旧中国最后一位大元帅。
以上这些大元帅都不是军衔。如蒋介石就任大元帅时,军衔仍为特级上将,直到1975年蒋在台湾去世时,其特级上将的军衔都未曾改变过。
■军衔制的发展
建国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两次拟议实行军衔制度,一次是抗战初期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一次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之后。两次拟订的军衔等级都与当时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制度相同,但由于受当时环境的制约,两次拟订的军衔制度都未能实行。
建国后,为加强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很快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1950年9月总干部部管理部成立时,就设置了“军衔奖励处”。1952年冬便着手研究军衔制的问题。1952年11月26日,总干部部在向毛泽东主席并军委的报告中,对实行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等问题拟制了初步计划。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度。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了解放军采用国际通用的军衔体制。这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
军官军衔设4等14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元帅实际未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
1980年3月12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提出,要搞军衔制。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果断地提出割断1965年以前的军衔体制,“实行新的军衔制”。1988年4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草案)》提交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审议,1988年7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予以公布施行。士兵军衔制度同时立法。
新公布的军衔制度不设元帅、大将和大尉,而以一级上将为最高军衔。军官军衔设3等11级,将官: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军衔条例设3等10级,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陆军军衔——将官校官尉官文职干部学员士兵
海军军衔——将官校官尉官文职干部学员士兵
空军军衔——将官校官尉官文职干部学员士兵
1995年9月1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规定,预备役军官军衔设三等八级: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1998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义务兵服役时间为2年,并且不再超期服役。根据兵役法,自1999年后,士兵军衔等级和专业军士、军士长的称谓自行取消。
■授衔情况
1955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1956年、1958年又分别授予王建安、李聚奎上将军衔。1956年至1965年,共授予将官以上军衔1614人。
1965年军衔制度被取消。
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中央军委先后于1993年6月7日、1994年6月8日、1996年1月23日、1998年3月27日、1999年9月29日、2000年6月21日、2002年6月2日、2004年6月20日举行仪式,授予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
1996年4月至年底,中央军委授予数万名预备役军官军衔。这是首批预备役军官被授予军衔。
至2004年9月25日,人民解放军自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中央军委共授予98名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
至2004年9月25日,1955年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和1988年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以来,我军已有154位高级军官警官被授予上将军衔警衔。
军衔等级和肩章标志的对应关系
尉官(一杠)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二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
两杠一星是:少校
两杠二星是:中校
两杠三星是:上校
两杠四星是:大校
"将军
没有用杠,而是用金色的松叶,直接加上金星。
一颗金星:少将
二颗金星:中将
三颗金星:上将
一、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士兵有两级,列兵(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和上等兵(现役第二年的义务兵)。
二、士官分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其中一级、二级士官为初级士官,三级、四级士官为中级士官,五级、六级士官为高级士官。士官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象征符号和折杠。象征符号、折杠的繁简分别表示士官军衔高、中、初三等和级别。三道粗折杠为六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五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为四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三级
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为二级士官军衔;一道细折杠为一级士官军衔。士官军衔肩
章分硬肩章和套式软肩章。
三、兵的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折杠,无象征符号。两道折杠为上等兵军衔;一道折杠为列兵军衔。兵的军衔肩章为套式软肩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军衔,基本上实行一职编两衔的制度,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正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编制军衔为上将,其他各职级的编制军衔为: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文章引用自:
■晚清军衔制
清朝在灭亡前,用了六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衔体系。
当时,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和清军战斗力的脆弱,在面对列强的战争中已暴露无遗。一些大臣、督抚纷纷上书,条陈时务,要求清廷迅速建立一支新式武装。清朝皇室也痛感中国兵制过于陈旧,已不合时宜。为了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必须改革兵制。于是采纳众议,决定效法西洋,训练一支新式陆军,以取代旧式绿营军队。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编练新军。
清朝的新军,在编制、装备和操法上,完全仿效西方,而在人事制度上,基本上还是采用过去绿营制的一套老办法。在编练新军过程中,遇到许多矛盾,对推行新制障碍重重。因此,清政府进一步采取改革措施,继续在所有方面进行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移植西欧式军衔制,试图通过军衔制度来改变当时“重文轻武”的流弊,振奋士气,提高军队的社会地位,改变官职与官衔之间严重失调的状况;改革官兵制服与识别标志,既整肃军容,亦适应操战;实行国际上大体统一的衔级制度,以利于国际交往。
清政府从1904年开始,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的章程制度,逐步推行西欧式军衔制。1904年12月,清政府练兵处会同兵部向朝廷奏准《另定新军官制事宜》,建议“参仿八旗官员之秩序,旁采各国军营之规章”,按照西方军官军衔的三等九级制,取代旧的官阶制度,建立新军的阶位品级体制,军官“区为三等,析为九级”。
1905年3月,练兵处、兵部设计出军官军服和军衔标志的第一个图案式样。8月,练兵处提出军官授衔的标准、条件、程序和要求。12月经清政府批准,陆军军官开始按新官制评定等级,从而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军衔等级:
上等第一级,正都统;
上等第二级,副都统;
上等第三级,协都统;
中等第一级,正参领;
中等第二级,副参领;
中等第三级,协参领;
次等第一级,正军校;
次等第二级,副军校;
次等第三级,协军校;
1909年11月,军咨处又奏请朝廷在军阶第一等第一级内正都统之上增设“大将军”、“将军”两衔,与正都统同为上等第一级;设立军士衔三级,即上士、中士、下士;在军官和军士之间增设“额外军官”衔一级。
1910年12月,陆军部对军衔授予及晋升年限、军官职务任免、最高服役年龄、军官考绩办法等,都作了详尽规定。如规定各级官佐的最高服役年龄为:正都统,65岁;副都统,62岁;协都统,58岁;正参领,55岁;副参领,52岁;协参领,50岁;正军校,48岁;副军校45岁;协军校45岁。又规定,凡正都统荣获大将军、将军称号者,不受上述年龄限制。这一章程可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军官服役条例。
不难看出,如按现在的军衔称谓,晚清的“都统”对应将官,“参领”对应校官,“军校”对应尉官;“正”、“副”、“协”分别对应上、中、少各级。从“正都统”至“协军校”这九级,分别对应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大将军”、“将军”和“正都统”同为一级,是荣誉军衔,相当于有些国家的元帅。“额外军官”就是准尉。士兵军衔称谓与现在基本相同。
■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军衔制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于1912年元旦正式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沿用了刚刚实行不到一年的晚清军衔制,但做了一些变动,主要是废除清朝军衔制的军官衔称,取消所有品级,仍按原来的三等九级,规定了新的军衔名称,军士和兵均改为二级:
上等官佐:大将校、中将校、少将校;
中等官佐:大领、中领、少领;
初等官佐:大尉、中尉、少尉;
额外军官;
军士:一等目兵、二等目兵;
兵:一等兵、二等兵。
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又对军衔等级和称谓做了修改,由六等十四级增至六等十六级:
上等官佐:大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中等官佐:大都尉、左都尉、右都尉;
初等官佐:大军校、左军校、右军校;
额外军官;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右军校升左军校2年;左军校升大军校3年;大军校升右都尉4年;右都尉升左都尉、左都尉升大都尉、大都尉升右将军各3年;右将军升左将军4年;左将军升大将军无定年。
1912年8月,北洋政府公布新的《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军官仍为三等九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官;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北洋政府还有两个特殊的规定,其中:
虚衔规定:将官衔在正式授予之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即陆军上校可加少将衔,陆军少将可加中将衔,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如护国名将蔡锷,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追赠军衔的规定:军官作战阵亡或病逝后,依其生前业绩,可以追赠高一级的军衔,如中将可以追赠上将。
■国民党军队军衔制
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衔级和衔称都不变。当时授军衔没有统一的机构,国民政府可以授,总司令部可以授,军事委员会可以授,甚至上级机关或军政长官也可以授。1932年,西北军阀马步芳曾把还在小学读书、只有12岁的儿子马继援,委派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的上校参谋长。更为荒唐的是,上报到南京中央军政部后,竟然给予正式命令,发给了委任状。另外,当时军衔和职务相比,衔高职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军长大都授上将。一些地方军阀,手中不过万把人最多几万人,也自封为上将。1933年,当时蒋介石在一次纪念周上讲话说:“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
为了整顿军队军衔混乱状况,以适应其军事上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对军衔进行修订。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第一、第二两级,增设特级上将。整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
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军: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海军士兵分八级,称谓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
国民政府时期的军佐衔,最初等级设置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但改变了称谓,即在军官衔的前面冠以专业名称,如“军需少将”、“军医中校”、“军法上尉”等。1934年以后,军佐衔改用新称谓,将级军佐衔统称“监”,校级军佐衔统称“正”,尉级军佐衔统称“佐”。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为适应全面内战的需要,对各级军官的服现役限龄作了大幅度降低:一级上将,62岁;二级上将,60岁;中将,56岁;少将,52岁;上校,46岁;中校,44岁;少校,42岁;上尉,40岁;中尉,38岁;少尉,36岁。这在当时主要军事国家中是比较低的。
国民党军队的上将衔,比较复杂。除了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档次外,还有中将加上将衔和追赠上将几种。
特级上将为最高军衔,授予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实际上这一衔级是专为蒋介石而设的。
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常服的军衔标志,抗战结束前都是金版领章上缀3颗三角星。抗战以后,常服的军衔标志,由领章改为肩章,二级上将为3颗五角星,一级上将、特级上将分别为4颗星、5颗星。因此,也分别被俗称为“三星上将”、“四星上将”、“五星上将”。也有人是死后才被追赠的,如张自忠、廖磊等;还有人生前死后都为正式晋升二级上将,如钱大钧、罗卓英等。
此外,国民政府于1934年12月对驻蒙古、新疆、西康、西藏等地的武职官员,颁行了一种特殊的官衔,共分三等十级,其称谓类似于清末的军官衔称:一等一级称都统、一等二级称副统、一等三级称协统,二等一级称都领、二等二级称副领、二等三级称协领,三等一级称都卫、三等二级称副卫、三等三级称协卫,此外还设有准卫一级。
中国的军衔制从清末建立到民国的几次改动,军衔等级中都没有“大元帅”这一级,那么孙中山和蒋介石等人的大元帅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孙中山等人的大元帅并不是军衔,而是职务,是一种权力象征。1917年7月张勋复辟后,孙中山即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主张。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有130多名议员出席,决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规定军政府设海陆军大元帅一人,元帅二人,均由国会选举产生。大元帅是国家元首兼行政首长,元帅则协助其工作。9月1日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桂系军阀陆荣廷、滇系军阀唐继尧为元帅。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大元帅职,但陆、唐二人不愿和孙中山合作,分别通电拒受元帅职务。可见,孙中山的大元帅是一种职务,即最高军政长官,其权力相当于实行“总统制”国家的总统,即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而不是军衔。
其实,在晚清实行军衔制时,就有陆海军大元帅一职,是由光绪皇帝兼;光绪病逝后,宣统皇帝即位,因他当时才3岁,大元帅之职由其父摄政王载沣兼。
而民国时期的大元帅也不止孙中山一人。北洋政府历届元首(总统或执政),均兼陆海军大元帅。1924年11月,孙中山督师北上,国民党元老谭延、胡汉民在广州先后代理大元帅职。张作霖在北京组织安国军政府,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的大元帅也是一种实际职务名称,其权力相当于实行“内阁制”国家的总统。
1934年3月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在长春当上了“满洲国”儿皇帝,并兼“满洲国陆海军大元帅”。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发生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2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大元帅,即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是旧中国最后一位大元帅。
以上这些大元帅都不是军衔。如蒋介石就任大元帅时,军衔仍为特级上将,直到1975年蒋在台湾去世时,其特级上将的军衔都未曾改变过。
■军衔制的发展
建国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两次拟议实行军衔制度,一次是抗战初期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一次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之后。两次拟订的军衔等级都与当时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制度相同,但由于受当时环境的制约,两次拟订的军衔制度都未能实行。
建国后,为加强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很快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1950年9月总干部部管理部成立时,就设置了“军衔奖励处”。1952年冬便着手研究军衔制的问题。1952年11月26日,总干部部在向毛泽东主席并军委的报告中,对实行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等问题拟制了初步计划。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度。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了解放军采用国际通用的军衔体制。这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
军官军衔设4等14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元帅实际未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
1980年3月12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提出,要搞军衔制。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果断地提出割断1965年以前的军衔体制,“实行新的军衔制”。1988年4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草案)》提交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审议,1988年7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予以公布施行。士兵军衔制度同时立法。
新公布的军衔制度不设元帅、大将和大尉,而以一级上将为最高军衔。军官军衔设3等11级,将官: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军衔条例设3等10级,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陆军军衔——将官校官尉官文职干部学员士兵
海军军衔——将官校官尉官文职干部学员士兵
空军军衔——将官校官尉官文职干部学员士兵
1995年9月1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规定,预备役军官军衔设三等八级: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1998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义务兵服役时间为2年,并且不再超期服役。根据兵役法,自1999年后,士兵军衔等级和专业军士、军士长的称谓自行取消。
■授衔情况
1955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1956年、1958年又分别授予王建安、李聚奎上将军衔。1956年至1965年,共授予将官以上军衔1614人。
1965年军衔制度被取消。
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中央军委先后于1993年6月7日、1994年6月8日、1996年1月23日、1998年3月27日、1999年9月29日、2000年6月21日、2002年6月2日、2004年6月20日举行仪式,授予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
1996年4月至年底,中央军委授予数万名预备役军官军衔。这是首批预备役军官被授予军衔。
至2004年9月25日,人民解放军自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中央军委共授予98名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
至2004年9月25日,1955年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和1988年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以来,我军已有154位高级军官警官被授予上将军衔警衔。
军衔等级和肩章标志的对应关系
尉官(一杠)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二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
两杠一星是:少校
两杠二星是:中校
两杠三星是:上校
两杠四星是:大校
"将军
没有用杠,而是用金色的松叶,直接加上金星。
一颗金星:少将
二颗金星:中将
三颗金星:上将
一、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士兵有两级,列兵(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和上等兵(现役第二年的义务兵)。
二、士官分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其中一级、二级士官为初级士官,三级、四级士官为中级士官,五级、六级士官为高级士官。士官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象征符号和折杠。象征符号、折杠的繁简分别表示士官军衔高、中、初三等和级别。三道粗折杠为六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五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为四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三级
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为二级士官军衔;一道细折杠为一级士官军衔。士官军衔肩
章分硬肩章和套式软肩章。
三、兵的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折杠,无象征符号。两道折杠为上等兵军衔;一道折杠为列兵军衔。兵的军衔肩章为套式软肩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军衔,基本上实行一职编两衔的制度,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正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编制军衔为上将,其他各职级的编制军衔为: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文章引用自:
跪求一个好玩的单机游戏
帝国时代
命令与征服将军
命令与征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