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战争:三国》八王之乱dlc士族支持分析

整理:游戏121
2023-05-05

赤壁之战如果曹操赢了会怎么样???

赤壁之战阻挡了曹操统一中国的步伐,造成了中国历史上魏蜀吴并立的大分裂局面。许多人都认为如果曹操统一了中国就可以开创盛世。然而这很可能只是空想。因为曹操即使胜利了还是可能为司马家做嫁衣,最后依旧回到历史的轨迹上。即使没有为他人做嫁衣,不解决两大难题也依然无法开创长久的盛世。今天我们具体的分析一下如果当年曹操一统天下之后是否应开创一个盛世?

首先看一下赤壁之战爆发背景,我们知道在赤壁之战爆发前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大败军阀袁绍取代他成为实力最强的军阀,后来征讨乌杬相继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此时在中国南方割据益州的刘璋、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权实力都较为强大。曹操在安抚好凉州的马腾等军阀后,开始准备率领大军南下消灭其它军阀统一全国。

于是在一切都准备就绪后曹操率领十五六万人的大军开始南下进攻盘踞荆州的刘表,大军人数在《三国演义》中被夸张为八十三万人。恰好这时刘表去世了,他软弱无能的次子刘琮继承了他荆州牧的职位,结果在曹操的进攻下轻易的投降了。所以曹操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荆州七八万精锐部队和大批物资,实力更加强大。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曹操本可以一举拿下整个荆州,然后消灭其它割据军阀统一全国。此时的曹操也确实踌躇满志,想要扫平天下,因此对割据江东的孙权写信要他投降或者决战。

然而现实并没有曹操想的那么美好,面对曹操的军事压力。原本依附刘表的刘备和割据江东的孙权迅速联合起来组成孙刘联军。因为曹操士兵多为北方人不习惯南方气候又长期作战导致士气低落,加上因为不熟悉水战采用连环船战术。被孙刘联军抓住机会采用火攻以区区五万军队大败曹操北方兵和荆州归降部队总计二十多万人的军队,从此曹操再也无力南下统一中国,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开始奠定。

许多人都会假想要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可以大获全胜,他就可以开创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朝代,而赤壁之战的惨败阻止了这个盛世的到来。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假设下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胜利历史将会怎样发展。

赤壁之战胜利后天下后看似没有什么势力可以阻挡曹操统一中国的步伐。但实际上即使孙权损失了3万人马实力依然不可小觑,他和刘备联合未必就不能反败为胜,因此曹操要想统一天下难度依然不小。我们再假设孙权和江东士族真的被吓破了胆投降了曹操,曹操最终一统天下,中国真的能进入盛世吗?

首先曹操统一天下威望会进一步提高,也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因此他极有可能自己篡位称帝了而不是等到他的儿子来篡位,这样曹魏政权就将早几年建立,中国历史上也多了个大魏朝。可是曹魏政权依然极有可能被司马家逐渐取代,因为后来的曹丕很看重司马懿,所以司马懿依然很有可能趁后来的魏帝曹芳年幼夺取大权,最后他的孙子司马炎或者是别的后裔完成篡位

所以曹操即使统一了中国,也很可能依然是为司马家做嫁衣,反而让司马家不用自己统一天下。而我们知道西晋其实也有过“太康之治”的短暂盛世。后来经过“八万之乱”导致国力衰落引起了“五胡乱华”。所以只要司马家后来篡位这样的历史很可能在曹操统一中国之后依然不会改变,中国中国也不可能进入盛世。

所以总结来说,赤壁之战的胜利并不会是曹操开创一个盛世!

甄宓被曹丕赐死是确有其事,但你知道为什么吗?

《军师联盟》剧中,甄宓是曹操用来平衡曹丕、曹植的工具,而曹丕对甄宓像嫌狗一样从头嫌弃到尾,这与真实历史颇有距离。曹丕对甄宓不是没有爱过,从宠爱到厌恶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背后有深厚的社会背景。

《军师联盟》剧中说曹操为曹植迎娶大士族崔琰的外甥女,却把出身平常的甄宓赏赐给曹丕,这是为了避免曹丕的外家过于强大,在曹丕、曹植之间搞平衡。

但实际上,甄宓身世并不平常,她出身于货真价实世家大族,其家族比崔琰家要显赫得多。

出身世家大族的甄宓

清河崔氏要到崔琰发达以后才跟着发达起来,而中山甄氏则从西汉以来就是世家,甄宓的直系祖先甄邯和甄邯之兄甄丰都是汉末王莽时代的高官,入汉以后仍然世代担任二千石的高官,其家族也十分豪富。

正因为中山甄氏门第如此之高,所以才能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通婚,甄宓也才能成为袁熙的老婆,袁绍的儿媳。

甄宓本人也是艳名远播,连曹操都心有所动,《世说新语》记载: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曹操身为人妻控,对袁熙之妻甄氏可以说早有所图,一打下邺城就想据为己有。曹丕更是一见甄宓就着了迷,而且表现得十分明显,弄得袁绍的家属都知道自己有救了。只是不料被曹丕抢先一步抢走了。曹操毕竟不好跟儿子抢女人,只好通过自嘲的方式排遣心中的郁闷。曹丕更是一见甄宓就着了迷,而且表现得十分明显,弄得袁绍的家属都知道自己有救了。

按《昭明文选》李善的注,连曹植都对甄宓迷恋不已,甚至千古名篇《洛神赋》都有可能是曹植为了追念甄宓而作。

所以,甄宓身为高门世族的绝世美人,实是当时大部分男人的梦中情人,被曹丕抢到手是他天大的福分,绝不是曹操用来搞平衡的弃子。

贤德背后是无趣

曹丕得到甄宓以后,不是如电视剧中那样冷淡嫌弃,而是十分宠爱。这一方面是因为甄宓美艳绝伦,才貌双全;一方面也是因为甄宓颇有贤德,善处婆媳关系。

甄宓不但天生美貌,而且善于打扮,《采兰杂志》载,甄宓每天都能看见一条绿蛇,根据绿蛇盘起来的形状,梳成发髻,叫做“灵蛇髻”。这都能赶上张三丰看蛇鹤相争悟出武功了,简直可以说是化妆界的宗师。

甄宓又有才学,九岁就读书识字,过目不忘,颇有见识,这与曹丕的文采风流相得益彰,估计也是引起曹植恋慕的原因之一。

在《魏略》的记载中,甄宓十分贤德,有些事迹近乎夸张,比如担忧婆婆卞氏的病情而日夜哭泣,故而真实性饱受怀疑。但如此连篇累牍的记载,其贤德不会完全没影,在后宫中的谦让不妒和深得婆婆卞氏欢心应该是有的。

但是在贤德的背后,甄宓却是一个无趣之人。《魏书》说她从小就不喜欢跟人愉快的玩耍,跟个小大人似的,八岁时门外有人表演花样骑术,姊妹们都上阁楼观看,唯有甄宓无动于衷,还吐槽说“这种事咱们女人怎么能看呢”。

在生活中如此无趣,必然不能一直抓住花花大少曹丕的心。而曹丕本性也是淫荡无比,只是为了经营自己的形象不敢玩脱。

所以等到曹操死后,曹丕篡汉称帝,不但跟汉献帝的两个女儿,以及郭女王等妃嫔打得火热,甚至把曹操的姬妾也照单全收,导致他娘卞太后大怒,骂他“狗鼠不食汝余”。

而剧中的郭照——郭女王(姓郭,字女王,不是绰号),她对甄宓可没有剧中那么客气。郭女王颇有心计,不用多么大的动静,就加剧了曹丕对甄宓的恶感,使曹丕赐死了甄宓。

最根本的原因

然而,这件事在曹丕的个人好恶背后,还有深厚的社会背景。看古代史,大部分事件都需要从当事人的个人情况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两方面来分析,只看一端难以尽得其情。

东汉取开国功臣邓禹、窦融、梁统等人的后人当皇后,这些家族地位崇高,势力强大,成为外戚后把持了皇权。曹魏吸取这个教训,祖孙三代在选后上可以说是有意“立贱”,有意不选世家大族,以免外戚过于强大。

曹操的正妻武宣卞皇后(皇后是曹丕称帝后晋升的),出身于歌舞伎之家,出身十分低微。卞氏先给曹操做妾,正妻丁夫人出走后才被扶正,生了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后来成为魏国第一个皇太后。

曹丕杀了甄宓以后,立郭女王为皇后。郭家虽然世代当县吏,比纯粹的寒门略强但也强得不多,郭女王的老爹虽做过南郡太守,但郭家在汉末乱世中没落了,郭女王还要寄居在别人家过活,与中山甄氏完全没法比。

曹睿的毛皇后,老爹毛嘉是虞部的车工,跟卞皇后不相上下,比郭女王还不如。曹睿让满朝文武到毛家吃饭,毛嘉礼仪失当,为群臣所笑。曹睿又让大名士夏侯玄跟毛皇后之弟毛曾共坐一席,夏侯玄公然甩脸,连曹睿一起鄙视,可见毛家地位之低。

所以曹睿的太子妃虞氏未能进位皇后,大怒之下,指着太婆婆卞皇后的鼻子大骂:你们曹家喜欢立低贱之人为皇后,国运绝壁长不了!

甄宓未能立后,乃至被曹丕所杀,与曹家忌惮世家大族也不无关系。

到西晋,士族势力进一步加强,把他们的观念和趣味强加到全社会,连皇家也是士族的一员,对门当户对等士族观念全盘接受。

为免“立贱”被士族鄙视和耻笑,晋武帝司马炎下令后世子孙不得立贱,自己选了弘农杨氏的杨艳、杨芷为皇后,给儿子司马衷选了平阳贾氏的贾南风为皇后。虽然弘农杨氏正在衰退,平阳贾氏底蕴不足,都不能算第一流的士族,但比曹家那些皇后毕竟尊贵多了。

而两家的外戚杨骏、贾谧(以及皇后贾南风)等也借助家族势力,肆无忌惮的弄权,最终导致西晋中央陷入混乱,催生了八王之乱。这意味着下降中的皇权对上升中的士族不再有太大优势,一旦皇权集团出现问题(如出现白痴皇帝晋惠帝),士族就要代行皇权,建立门阀政治了。

朱皇后的死

  一、前言

  除了外观上很明显的二宫之争、权臣乱政及暴君残虐等东吴败亡三部曲,内涵亦极为可观。

  包括权臣孙峻及孙綝其实原为孙氏宗室,也就是权臣辈出可视为二宫之争的延续,还有孙皓时对宗室的阋墙斗争亦可当作同室操戈。再者为东吴对外战争由胜转败的趋势,也可见识到东吴用人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由强变弱的关键不在外患而在内乱。至于最常比较的魏蜀相校,更可衬托出东吴为何败亡的理由,在相同环境的魏、蜀、吴三国,时代背景及影响因素大同小异,但是优劣互见,这就不能全怪天命注定,而是人为的悲剧。

  老生常谈及泛泛空谈理论并不足为奇,以下就实际史料归纳整理事件含义。

  二、诸王内乱及大翦宗室

  所谓二宫之争本为孙权亲子互斗,血源上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皆为孙权之子;孙峻及孙綝等权臣乱政等同于孙家族子相争,因为二人俱为孙静之孙,孙静又为孙坚季弟,而孙坚再生孙策及孙权等诸子。对于兄弟互害与族人相陷,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总体上都是孙氏一家人骨肉互残。

  虽有孙峻及孙綝对孙氏宗室痛下毒手,但孙皓残害孙氏宗室亦不惶多让。前任皇帝孙休(孙权第六个儿子)虽死,但还有寡妇孤子(朱皇后及四个儿子)在,孙皓先逼杀朱皇后,再杀其年长的儿子二人,先扫除前任王储的威胁。孙奋是孙权第五个儿子,死因也很离奇,话说孙奋母亲死后葬在豫章,但是豫章太守张俊只不过因地利而「扫除坟茔」,孙皓以此问罪,车裂张俊,夷杀三族,而且连坐孙奋及其五子,罪名太抵是民间谣传孙奋与孙奉可能会继位之类。其中孙奉是孙策的孙子,与孙权一脉同为孙氏宗室,但是孙皓顺手杀害。

  算算孙权七子及后裔,激烈互争的程度不亚于西晋「八王之乱」的同室操戈:

  长子孙登赤乌四年死,其子孙英被孙峻所杀。

  次子孙虑嘉禾二年死,无子。

  三子孙和在二宫之争中被贬到故鄣,后来被孙峻矫旨赐死,孙皓为孙和之子。

  四子孙霸在二宫之争中被孙权赐死,二子被孙皓削爵徒放会稽郡乌伤县。

  五子孙奋,事迹如前,与五子皆被孙皓所杀。

  六子孙休,由权臣孙綝迎立,其妻及二子皆被孙皓所杀。

  少子孙亮,继孙权之后为帝,前有权臣诸葛恪专权,中受权臣孙峻擅政,后被权臣孙綝所废。

  归纳杀人与被害合计共有:孙峻、孙綝、孙英、孙和、孙霸、孙奋、孙奉、孙休、孙亮及孙皓等人,换句话说,彼此关系最远顶多为八亲等之内的近亲,自相残杀的孙氏宗室,原本同为一家人。

  三、与魏蜀相校

  (一)服从中央胜于地方分权

  巩固中央领导,实为国强民富所在。

  东吴因派系斗争,搞得民不聊生、最后而国破家亡,起因在于江东门阀士族的派系分裂,从太子派与鲁王派开始,斗成两败俱伤。若以规模比较,内乱的为害比外患的创伤更为严重。

  孙权在二宫之争时,所丧失之诸位将军、丞相,比起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所损伤之有名有姓的文臣武将,还要多更多。

  孙权嗣位时被曹操表为「讨虏将军」,当时还有朱治为行「扶义将军」、孙瑜为「绥远将军」、孙皎为「征虏将军」、孙辅为「平南将军」,均位杂号将军。这与刘备称帝前的赵云(翊军将军)、关羽(荡寇将军)、张飞(征虏将军)、黄忠(讨虏将军,与孙权官位相同)大同小异,都是杂号将军。因此有人叫声「将军」,以上诸将都可以回头应声,江东政权在起初孙权以杂号将军之位而与诸位杂号将军平起平坐时,就已注定没大没小。

  这导致江东时有野心出现,人人皆有分权思想,欲瓜分孙家独权而插手,在太子派与鲁王派互斗及权臣挟君掌权时,铲除异己而陷人致死,政局混乱不堪。

  当初曹操选嗣时,贾诩聪明地以袁绍、刘表「改嫡立庶」而惨遭败亡的下场提醒,因此策立曹丕比改立曹植更为有利;同理孔明在翦除刘封此事,为核心刘禅作出最好的拥护,虽然或有人以为刘封含冤,但是在支持中央、消弱地方的政策下,安定胜于一切。反观孙权先以诸位孙氏将军并立,已分权在先;孙权再以诸子并立,二宫之争,竟成惨剧收场;最后孙权又赋予门阀士族以世兵制拥兵自重,名为一个孙氏政权,实为诸将各个分权联盟——正如东汉被诸臣割地,三国因而兴起;西晋受八王之乱所伤,国破而民败。

  东吴夹在汉晋中间,刚好承先又启后。

  (二)灭亡之道

  或云东吴既在二宫之争动荡不安,何以不见立即亡国,反而是三国最长寿之国?

  其实孙权晚年时,魏蜀各有难言之隐,而难以趁机伐吴:

  曹魏国力虽为三国之冠,但是迟迟不向外扩展的原因,在于中原天下有变,当时连年发生地震、旱灾及瘟疫,光是著名的建安七子就有五子在此次天灾前后死亡,不知其名的平民百姓更应伤亡累累。曹丕以四十岁壮年于黄初五年崩殂,同时代的文臣武将(曹仁、张既、苏则及邢颙等不少人死于黄初四年)一一皆殁,史书有名有姓已如此,没没无闻的平民百姓更不计其数,若再计算前后数年病卒人数,排除战争人为的因素,天灾致死的文臣武将不可胜数。而且中原在曹操死后数年内没有真正大规模军事作战,连曹丕征孙权都是虎头蛇尾;至于曹睿继位数年,亦无主动征伐大举——对外无力可以反推对内有事,故知中原正遭有变,故得休养生息,事过境迁始有余力对外发动战争。曹丕之死后幼君曹睿继位(托孤大臣司马懿、曹真及陈群),更代表曹魏政局「主少国疑、大臣未附、国人未信」,此时外有天灾,内有统治不稳,正值曹魏天下有变,因此尚无余力可征伐东吴。

  蜀不伐吴除了先前有刘备于夷陵前例外,另外则是孔明发动南征、北伐,以及姜维屡出陇右,刻正于复兴汉室大业,讨魏优于征吴下,是以无暇攻吴。

  相反的,吴不趁魏蜀交战,先安内而后攘外,反而多次北攻合肥、西击襄阳、东取亶夷、南征交广,结果鲜有佳绩而事倍功半。克劳塞维兹曾提到:「军事是政治的延伸。」这也说明为何东吴对外军事举步维艰的真正原因,基于对内政治斗争纷乱,产生对外军事无力难成。从孙权亲率十万大军还被张辽以八百壮士追杀,还差点命丧张辽之手时;以诸葛恪兴兵二十余万而难攻合肥三千守将不下,还造成吴军严重死伤时——正是此时江东战力早已不如当初赤壁之战抵抗曹操、夷陵之战阻止刘备时的骁勇兵卒。

  从二宫之争开始,江表诸将内斗胜于外战;权臣兴起互相残杀,更在彼此争权夺利;暴君孙皓汲汲于展开杀戮,诸臣自保不足而忧于屠害。是以魏灭蜀时,东吴出兵侵蜀,趁火打劫,陆抗率领诸位将军以三万大军急攻永安二千守兵,居然攻城不克。守将罗宪此时有远虑(祖国蜀汉已亡国),更有近忧(吴卒三万而蜀兵二千),结果抵抗成功,最后东吴长征铩羽,撤退。

  蜀汉北伐或拔城(武都郡、阴平郡)、或有战绩(孔明平南蛮、姜维屠陇右数万人),曹魏则有屡征乌丸、阻蜀及远征辽东公孙渊等胜绩,东吴则为山越多叛不已、屡次向外出兵一次又一次失利败退,甚至有跨海击辽的高难度用兵计划。讨论对外出兵战力之前,最好先衡量内部政治统御。

  江东战力明显衰退,若非魏蜀急于互斗,东吴本应先亡。

  四、人才多寡与王国兴亡

  东吴兴亡最大因素还是在用人。

  江东以孙坚、孙策及孙权之崛起,《辨亡论》曾提:「于是张昭为师傅,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声名光国,政事则顾雍、潘浚、吕范、吕岱以器任干职,奇伟则虞翻、陆绩、张温、张敦以讽议举正,奉使则赵咨、沈珩以敏达延誉,术数则吴范、赵达以禨祥协德,董袭、陈武杀身以卫主,骆统、刘基强谏以补过,谋无遗算,举不失策。故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矣。」正是江表诸公济济,东吴兴起的最大原因。

  但是东吴败亡正由于前述兴起的反面缺陷,也就是缺乏人才:从二宫之争开始,结党分派互斗,结果太子派与鲁王派两败俱伤,人才一死就难以补充;再从权臣乱政开始,以强宗劲兵入主,臣强君弱之下,人才就算任用也难以出头;最后暴君酷杀,展开恐怖统治,君强臣弱氛围,人才还没出头就被残害。

  孙皓曾向丞相陆凯探听虚实:「卿一宗在朝有人几?」陆凯小心回答:「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可见门阀士族仍是江东政权最大的特征,难怪陆凯惭愧地说:「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少数精英如陆逊、陆抗及陆凯一族之盛(可往上推至陆康及陆绩等人,陆家本为江东门阀大族。),仍无法扭转江东国运,因此江东亡国实不在没有人才,而在于人才无法善用,形同没有人才。

  这也不能乡愿归咎于阶级的矛盾与历史的必然性,因为同一期间可以比较邻国:蜀汉刘备及孔明用人,从不区分出身诠叙,是以虽传言荆益冲突,却无东吴诸孙乱政、权臣废君及暴虐激反等;曹魏自从曹操、曹丕及曹睿立基以来,虽有淮南三叛及司马夺权等,但是基本上国势相当平稳,陈寅恪所言「儒家豪族与非儒家的寒族之胜败问题」,不似东吴二宫之争时举国分裂。东吴还有孙氏宗室互相残杀、奸佞臣民泛滥,「贡举以厚货者在前,官人以党强者为右,匪富匪势,穷年无冀。秉维之佐,牧民之吏,非母后之亲,则阿谀之人也。」在魏蜀不会出现用人缺才,但却在东吴出现党派成群而无人可用,这当然是整体组织用人出了问题。

  蜀末有姜维、诸葛瞻力挽狂澜,魏季有曹髦螳螂挡车,唯有东吴在无声中消寂。

  五、战争不力往往是政治腐败的外在表现

  盛世衰败取决于君臣,有秩序的领导永远优于混乱互斗。上有明君,下有良臣,国之兴也;暴君虐下,权臣篡位,国将亡焉。

  详析东吴灭亡过程:杜预围江陵而杀吴江陵督伍延,注意到东方建业没有派援军西救;王戎攻克东吴曾作首都之武昌,亦是在无援来救下击破;王浑军抵横江,孙皓到是派援军应战,但丞相张悌仅率兵三万,结果张悌被斩;王浚兵临三山,孙皓「遣游击将军张象率舟军万人」,结果吴兵「望旗而降」,徐陵督陶浚向孙皓以二万兵请战,结果「其夜众悉逃走」;孙皓在没有抵抗兵力下出降,但是当时东吴亡国还有兵卒二十三万。号称有兵一、二十万,实则只有二、三万能用,或者每次只用小兵,形同舍弃大军,这是东吴亡国的最大直接原因。

  一盘散沙似地溃败,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分明全国有兵二十三万,实却仅能拿出二万、三万应战,可见东吴未战已先亡,在敌人未来前,江东早已分裂,因此无法视为同一国家而如手足相依。是以江陵督仅守江陵一地,简单被杜预围攻而伏,最初,孙皓曾经征召西陵督步阐,但步阐深怕有危,于是率众降晋,后来虽派陆抗镇压,事后对步阐等人皆夷三族,这就是镇守边土的江陵督,边将思叛与中央对抗。加上山越问题不断,就在东吴亡国前之宝鼎元年,「永安山贼施但等聚众数千人,劫(孙)皓庶弟永安侯(孙)谦出乌程,取孙和陵上鼓吹曲盖,比至建业,众万余人。」叛军与山越层出不穷,势力林立已成鼎沸。

  这也是后来江东形成「门阀政治」之形势,士族遂有「王与马,共天下」之声望,地方势力居然也能与皇族统治者平起平坐的前因。没有中央强而有力的统御,各地军力形同孤立的小兵散勇,名为一个国家,实为各地联盟,地方世代拥兵各自为战而仅受中央微薄控制,结局当然是被外力有系统地一一消灭。东吴君臣互斗,大幅消弱政府牧民实力,几度彼此互殴下来,东吴帝国名存而实亡。

  曾在《蜀相用人》提到:「虽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但是要任由派系来左右,还是主动控制派系,则事在人为。曹操与孙权选择与派系妥协,故有士寒之争及二宫之争的冲突;刘备及孔明以个人魅力主导派系,因此徐州时的丹扬兵与豪族之争、荆州时的亲曹与抗曹之争、益州时的荆益之争等,均被政治手腕巧妙地陟罚臧否,从此失去声音,等到留给刘禅的王国,已无丹扬、豪族、亲曹、抗曹、荆州派、益州派或地主阶级的干扰。『致人而不致于人』,与受制而看人脸色,就在主动与被动之际。」

  中央集权的意义在于统治地方,掌权瓜分的野望则为破坏中央。

  蜀相孔明巩固中央领导,严打刘封、彭羕、廖立及李严等人,或言犹以为过苛,但反观东吴以党派斗争、诸王乱政及门阀分权,最然居然以互不相救而亡国。当权臣与暴君互斗,造成失去中央的同时,也失去地方的存在基础,这也是为何东吴被各个击破的主因,缺乏同国之间的整体互援。昔日赤壁之战,孙权派周瑜与程普「船粮战具俱办」,孙权本人除了在后方「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外,又与刘备联盟,故能抵抗曹操;后来刘备东征虽攻占夷陵,但是孙权派陆逊为大都督,「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最后终于击退刘备。孙皓时晋军六路吞吴,东吴未能守着任何一路,也没有派出任何足以相抗的大规模援军,因此东吴灭亡。有援虽然不一定必胜,但是无援则败大于胜。

  权臣与暴君互斗于内,难怪东吴战争愈打愈差:从赤壁退曹操、夷陵战刘备之胜仗;到孙权攻合肥被张辽追杀、陆逊征讨襄阳不成之平手;以至于后来孙遵攻江夏被击破、围弋阳被击败之败仗——最后西晋六路吞吴,呈现一面倒之斩首行动,皆可看出东吴战力由盛转衰的趋势,同时也是孙氏政权控制江东的能力由强变弱的过程。

  中央由上而下治国,胜于地方由下而上乱政,表现出孙坚、孙策及孙权之兴,彰显着孙亮、孙休及孙皓之亡。

  六、结论

  无意创立任何法则、公式或定理,失去史例的议论不但空泛,也没有意义。与其重在争论褒贬而忽视史实,不如详述史实过程而得出心得。

  咬文嚼字钻研于字句所代表微言大义,或是汲汲营营于评价人物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二宫之争能不能比得上汉朝七国之乱及晋代八王之乱,除了见仁见智各有观点外,不如多看看江东衮衮诸公有多少人死于二宫之争,多少文臣武将在二宫之争中箭落马。虽然二宫之争这种政治斗争与赤壁之战这种军事战争,在性质上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损伤相比、人数众寡的比较还是可以拿来参考。

  因为二宫之争彷佛发生一场比赤壁之战更大的战争。

  比方查查史书(正史、野史、当代笔记及来往书信皆可),端详曹操在伟大的赤壁之战损失多少文臣武将,或者牺牲的最高阶级为何种人士?便可比较出东吴在二宫之争中,所损失的丞相、将军统计有多少人,甚至波及太子、亲王等皇族有多少人。再来看看究竟是否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就准备亡国,还是孙权在二宫之争后面临权臣与分裂。

  放大蜀汉荆益互斗,大有人在,比方荆州派大举压制益州派,而迫使刘备东征及孔明北伐以至于后来亡国等谬论;缩小东吴二宫之争,司空见惯,反倒有人认为宫廷内小规模吵嘴,无关大局等。褒贬评价可以高抬也可以低贬,但是实际的经过才是真正的过程,与其争论荆益互斗与二宫之争的影响大小,不如仔细析算吴蜀在各次事件的损伤人数多寡,数字会说话,事实永远胜于雄辩。

  多少人以为蜀汉因为没有人才而亡国,不如反观东吴陆机《辨亡论》之言,究竟是鼎立三分何国因为缺乏人才而灭亡。若能高唱孔明夺权篡位,亦可检视东吴诸葛恪、孙峻及孙綝等权臣乱政的过程,再来决何者为定安内攘外或动荡国本,有无政变内乱或者对外用兵就是最好的试金石。空口白话点评人物还不如建立史实描述细节,不管蜀将姜维用兵如何优劣,或者蜀臣黄皓如何高度误国,比比看东吴末年时的吴将如何作战,或者吴臣陆凯及陆机如何描述当时政局,再来决定结论究竟是否蜀汉力战而亡,还是东吴坐以待毙。

  史料有现成事件俯首可得,容易客观;评比人物功过全凭观感,主观臆多。动摇东吴统治的二宫之争、权臣辈出及暴君残虐,与其无根侃侃而谈评价或影响,不如就事娓娓道来史实人物与经过。

虎啸龙吟已经落幕,司马懿还有哪些魏晋南北朝的事没

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已经落幕,但总感觉意犹未尽。
第一部分
三国末年不乏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周公吐哺、志在千里的曹操,长厚正统之刘备、少年英雄如仲谋,多智而近妖的孔明,但完成大一统的却偏偏是司马家族。三国归晋后,而西晋自灭吴后立朝仅仅37年就结束了。
事实上,如果从董卓入京算起,到隋朝统一共391年,除了西晋有短暂的和平之外,魏晋南北朝几乎全是战乱时期。这段战乱史本质上也是一部民族融合史,而后中华民族才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重新矗立于世,才有隋唐盛世。

1.三国归晋
张宏杰先生在他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中把魏晋南北朝归为士族文化时期。士族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秦之前,士是最低级的贵族,秦以后,士是最上层的平民,因此,士可以看做是贵族与平民的中间阶层,士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做官来为统治阶级服务并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发展到东汉末年,士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阶层。其中的一些家族凭借政治资源发展壮大成为豪门,也就是士族门阀。
司马家族就是当时的士族豪门。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历任洛阳令,京兆尹(首都市长),晚年转拜骑都尉,其祖父司马儁(音同俊)曾任颍川太守。儁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征西将军,父亲司马量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司马家族之所以能统一三国,就是得益于当时士族集团的支持。
整个三国史表面看是魏蜀吴三国的战争史,其实归根到底是儒家士族豪门与寒门军阀的斗争史。司马家族一统三国就是当时天下士族豪门的夙愿。
2.西晋灭亡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在265年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晋灭吴统一三国后西晋的他太康年间出现过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荒淫无度。他为了巩固皇权而大封宗室。然而诸王统率兵马各据一方,晋武帝死后,诸王为争夺中央权力,内讧不已,形成16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中原内乱也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和西晋灭亡。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
3.走近隋唐盛世
西晋灭亡以后,又开启了战乱时期。在南方、东晋、宋、齐、梁、陈士族门阀逐渐衰落,寒族阶级兴起。
北方,胡人南下在中原建立王朝,他们开始学习中原汉族的先进文化。五胡十六国、北魏、到杨坚掌握北周期间通过分定种性、胡汉联姻、改胡姓为汉姓、推行汉族文化等途径实现民族大融合。
在杨坚手里诞生了一个汉文化为主,释、道兼容的全新中华民族。他所建立的是一个比秦汉更加开放、包容的隋朝。
以上内容大多来自书《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第二部分
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他认为魏晋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他们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了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那我们就来领略一下魏晋人士的不羁生活吧!
1.魏晋皇室
魏晋时期,你最喜欢的人物是哪位呢?《魏晋风华》里说:我们现在终于敢承认曹操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人物了,这种伟大甚至超过了刘备、孙权、诸葛亮的总和,于政治、于军事、于文学,所谓建安风骨,唯孟德一人之风骨而已。你肯定还记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最能代表魏晋人士不羁的事情莫过于曹丕学驴叫了。曹丕去参加好友王粲(建安七子之一)葬礼,知道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就让众人各学驴叫一声,各位看客可以自行脑补一下曹丕学驴叫的姿势。皇室都这样不羁,正是当前魏晋不羁生活的真实写照。
2.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在机缘巧合之下碰到一起,他们聚于竹林,索琴饮酒,纵情不羁,口言老庄,心怀玄远,以老庄之道慰藉当世情怀。
魏晋时期还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卧冰求鲤”王祥、“东床快婿”王羲之、“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王徽之(王羲之的儿子)、聚天下一斗才学的谢灵运(李白“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谢公)、“东山再起”的谢安......
最后用《魏晋风华》作者魏风华的话结尾:“在当下的时代,我们追寻魏晋,是因为那一代名士人格独立,精神自由,性情率真,爱惜自我,他们高旷美好的品质,透过千年的时光震撼着我们的内心。我们仰慕,是因为我们缺乏我们迷失并准备在污浊中继续执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人生的真相;我们怀念,是因为我们的祖辈曾经拥有远比我们纯粹的深情”。

姓氏 武 的起源

武丁。商王武丁继位时,国力衰弱,于是极力想恢复殷商当年盛况,却因找不到贤臣辅佐而犯愁。相传,有一夜武丁梦到叫“说”的圣人会辅佐他,于是四方找寻,终于在山西平陆东面傅岩之地找到,此人即是出身奴隶的贤相傅说。

武丁对傅说十分信任,君臣齐心协力,使殷商达到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武丁死后,其后人认为他功劳盖世,可与开国君主成汤相比,应有自己的姓,遂以其名为氏,称为武姓,奉武丁为武姓始祖。

扩展资料

迁徙分布

武姓最早的发祥地在今河南省境内,其后在此地不断繁衍。春秋时的宋国是武姓来源地,故其早期的活动区域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姓人口的增加,社会生产的发展,政治局势的变化,其活动区域也不断地扩大,大约到战国时期,武姓之人已在中原一带比较广泛地活动了。

根据文献记载看,从秦末至汉初,武姓大体分布在:盱台(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北)、陈郡(今河南省淮阳县)、沛县(今江苏省沛县)、梁邹(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长安(今陕西省西安西北)以及今河南省东部一带。

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为争夺天下,豪杰竞起,一些武姓之人也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为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做出了贡献。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人口迁徙比较频繁的时期,武姓之人从中原地区逐渐向四周迁移,主要在中国北方一些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