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罗马》埃及托勒密完全埃及化后果分享
埃及艳后的时代背景
埃及艳后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
1、托勒密王国建立者托勒密一世在公元前305年自立为国王并宣称自己是埃及法老。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直到前30年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兵败自杀为止,历经275年。
2、托勒密王朝境内,希腊人拥有特权,他们遵守希腊法律,受希腊法庭审判,受希腊教育,是希腊城市的公民。同时埃及人也遵守埃及的法律,受埃及的法庭审判。但如果希腊人和埃及人有纠纷时,有一个特别法庭来解决双方的纷争。
3、对于托勒密王朝的希腊人来说,自认为文化高于埃及本身的文化,因此多对埃及文化不感兴趣。同样的,埃及人很少接受希腊上级文化,大多数的埃及人对此也不太感兴趣。加上托勒密王朝还有其他民族存在,在交流较频繁的乡村里希腊人有时会与其他民族发生纠纷,尤其是希腊人和埃及人之间。
扩展资料:
1、有英国学者发现,埃及艳后不单单只有美貌,也有很多才能,掌握了5个国家的语言,是个非常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克丽奥佩特拉是一个大学问家,对炼金术、哲学以至数学和城市规划无一不晓。精通多种语言,第一语言是希腊语,也会说拉丁语、希伯来语、亚拉姆语和埃及语。
2、在阿拉伯文献中表明,埃及艳后在数学、化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天赋。克里奥佩特拉曾经写过好几本关于科学的巨著,所以在阿拉伯学者眼中,埃及艳后是一个善良的学者,而不是人们口中的“妖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托勒密王朝
凯撒和屋大维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盖乌斯·尤里乌斯·恺撒·奥古斯都(拉丁语: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前63年9月23日-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Gaius Octavius Thurinus),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0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恺撒的甥孙,公元前44年被恺撒指定为第一继承人并收为养子。恺撒被刺后登上政治舞台。公元前30年,他平息了企图分裂罗马共和国的内战,后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并改组罗马政府,给罗马世界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14年8月,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
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的古罗马统帅,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以其卓越的才能建立了古罗马帝国。在世人眼里,凯撒大帝是一种统治力量的象征,代表着强势、权威、成功、荣耀……
公元前53年,“前三雄”之一的克拉图在战争中战败身亡后,凯撒与庞培及元老院的矛盾激化。于是引发了四年的罗马内战,内战中,凯撒先后发兵西班牙、埃及将庞培军队消灭,一并将埃及征服,纳入罗马版图。
经连年征战,凯撒获得了罗马终身独裁官、执政官、保民官等职,兼领大将军、大祭司长荣衔,并被尊为“祖国之父”。 当政期间,凯撒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的经济、政治从而得到快速发展,建立了西起太平洋,东迄幼发拉底河,北临莱茵河和多瑙河,南屏撒哈拉沙漠的强盛的古罗马帝国。
凯撒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故被一些历史学家视为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有凯撒大帝之称。甚至有历史学家将其视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以其就任终身独裁官的日子为罗马帝国的诞生日。影响所及,有罗马君主以其名字“凯撒”作为皇帝称号﹔其后之德意志帝国及俄罗斯帝国君主亦以“凯撒”作为皇帝称号。
屋大维是最伟大的罗马皇帝之一。虽然他保持了罗马共和的表面形式,但是却作为一位独裁者,统治罗马长达四十年以上。他结束了一个世纪的内战,使罗马帝国进入了相当长一段和平,繁荣的辉煌时期。历史学家通常以他的头衔“奥古斯都乌斯”(尊崇的意思)来称呼他。屋大维是凯撒大帝的甥孙和养子,亦被正式指定为凯撒的继承人。前43年,他与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打败了刺杀凯撒大帝的共和派贵族。前36年他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后在阿克图海战打败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罗马后开始掌握一切国家大权。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前29年获得“大元帅”称号;前28年获得“奥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称号,建立起了专制的元首政治,开创了罗马帝国。奥古斯都死后,马上被列入神的行列并被神格化。其借名凯撒和他的称号奥古斯都都成了未来四百年罗马统治者的永久性称号。一千四百年后的拜占庭帝国还在使用这个称号。二十世纪早期的德意志皇帝号Kaiser与沙皇号Tsar都是从他的名字衍生而来。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在四世纪奉基督教为国教,奥古斯都神一直是罗马人的崇拜偶像。所以今人仍可以见到许多精美的奥古斯都雕像和半身像。
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的古罗马统帅,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以其卓越的才能建立了古罗马帝国。在世人眼里,凯撒大帝是一种统治力量的象征,代表着强势、权威、成功、荣耀……
公元前53年,“前三雄”之一的克拉图在战争中战败身亡后,凯撒与庞培及元老院的矛盾激化。于是引发了四年的罗马内战,内战中,凯撒先后发兵西班牙、埃及将庞培军队消灭,一并将埃及征服,纳入罗马版图。
经连年征战,凯撒获得了罗马终身独裁官、执政官、保民官等职,兼领大将军、大祭司长荣衔,并被尊为“祖国之父”。 当政期间,凯撒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的经济、政治从而得到快速发展,建立了西起太平洋,东迄幼发拉底河,北临莱茵河和多瑙河,南屏撒哈拉沙漠的强盛的古罗马帝国。
凯撒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故被一些历史学家视为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有凯撒大帝之称。甚至有历史学家将其视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以其就任终身独裁官的日子为罗马帝国的诞生日。影响所及,有罗马君主以其名字“凯撒”作为皇帝称号﹔其后之德意志帝国及俄罗斯帝国君主亦以“凯撒”作为皇帝称号。
屋大维是最伟大的罗马皇帝之一。虽然他保持了罗马共和的表面形式,但是却作为一位独裁者,统治罗马长达四十年以上。他结束了一个世纪的内战,使罗马帝国进入了相当长一段和平,繁荣的辉煌时期。历史学家通常以他的头衔“奥古斯都乌斯”(尊崇的意思)来称呼他。屋大维是凯撒大帝的甥孙和养子,亦被正式指定为凯撒的继承人。前43年,他与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打败了刺杀凯撒大帝的共和派贵族。前36年他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后在阿克图海战打败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罗马后开始掌握一切国家大权。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前29年获得“大元帅”称号;前28年获得“奥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称号,建立起了专制的元首政治,开创了罗马帝国。奥古斯都死后,马上被列入神的行列并被神格化。其借名凯撒和他的称号奥古斯都都成了未来四百年罗马统治者的永久性称号。一千四百年后的拜占庭帝国还在使用这个称号。二十世纪早期的德意志皇帝号Kaiser与沙皇号Tsar都是从他的名字衍生而来。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在四世纪奉基督教为国教,奥古斯都神一直是罗马人的崇拜偶像。所以今人仍可以见到许多精美的奥古斯都雕像和半身像。
寻古罗马政治家加东(Catonis)的资料,谢谢!
古罗马统帅,政治家。出身贵族。少年时期受过良好教育。前78年苏拉死凯撒后,积极参加反苏拉体制的斗争,崭露头角。前68~前62年曾任财务官、市政官、大祭司长、大法官等职。前61年出任西班牙行省总督,征服一些部落,聚敛大量资财。翌年回罗马,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盟,史称"前三头同盟"。前59年在庞培、克拉苏和民主派支持下当选执政官。翌年任山南高卢(内高卢)总督后,利用山北高卢(外高卢)各部落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和武力征服的策略,经高卢战争最后征服山北高卢。其间,曾于前55年率军渡过莱茵河侵入日耳曼尼亚,两次渡海侵入不列颠。战争中,他造就了一支训练有素、能征善战和忠诚于他的军队,并积累巨额财产,为其日后夺权打下基础。前53年克拉苏在帕提亚(安息)战争中战败身亡后,他与庞培及元老院的矛盾激化。前49年1月初,元老院在庞培支持下议决要凯撒任期满后交出高卢行省的统辖权和军权。他断然拒绝,于1月10日率军渡过鲁比肯河,进军罗马,迫使庞培偕大批元老逃往希腊。同年秋出兵西班牙,击败当地的庞培军队。前48年进军希腊,取得法萨罗之战的胜利,并挥师埃及追击庞培。在埃及卷入托勒密十三世与其姐克里奥帕特拉七世的权力斗争,支持后者单独执政、成为埃及唯一国王。随后转战小亚细亚,击溃本都国王的军队。前46年进军北非,再征西班牙,清剿庞培余党后,于翌年凯旋罗马。经连年征战,凯撒获得终身独裁官、执政官、保民官等职,兼领大将军、大祭司长荣衔,并被尊为"祖国之父",成为无冕之王。当政期间,实行一系列改革,改善行省管理制度,颁布反对行省官员勒索的法令,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建立退役老兵殖民地,实行自治市法,增设高级官职,扩充元老院等。此外,他改订历法,推行"儒略历"。作为军事统帅,他善于并用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分化瓦解和各个歼灭敌人;重视骑兵的作用,强调步骑兵协同作战;在兵力部署上建立了预备队,增大了战斗队形的纵深和稳定性。其代表作《高卢战记》、《内战记》是研究古罗马军事历史的重要文献(见凯撒的军事思想)。凯撒的独裁统治动摇了罗马的共和政体,激起贵族共和派的强烈反对。前44年3月15日,他在元老院议事厅被布鲁图、喀西约等人阴谋刺杀。
古代国外一些杰出将领和他们的事迹
拿破仑一世皇帝(1804-1815),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迄今为止,人们主要把拿破伦看成是天才的统帅,他用军队使法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强大。他开始征战欧洲各国,在顶峰时期,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没有什么也没有谁能够阻挡他前进。当他1806年彻底摧毁了普鲁士军队,从而使持续千年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宣告终结时,普鲁士的路易丝王后这样描写了这位法国皇帝:“他谈到好事和好人时,并不真诚。他的思想和他的野心只是为了维护一己私利。人们可以钦佩他,但不能爱他。他被幸运蒙蔽了眼睛,以为一切都可以实现。但他不懂得节制,凡是没有节制的人,都
将失去平衡而跌倒在地。”
普鲁士王后说得很对,因为像所有没有节制的征服者一样,拿破伦也经历了他的滑铁卢 — 这已经成为纪念他最终失败的一句成语。而这个终结却是从他1812年远征俄国开始的。为远征俄国,他集结了六十万大军,有这支历史上最大的军队,全世界都预计他会很快就取得胜利。但结果却完全相反。俄国的军队回避每一场战斗,一再把部队撤回到腹地。到了9月,拿破伦的“大军”逼近了几乎是一座空城的莫斯科。几天之后,俄国军队放火烧毁了整个城市。拿破伦知道,没有足够的住处和足够的给养,他的军队是无法度过俄国的冬天的。他向沙皇提出停战建议 — 但却没有得到回应。他没有办法,只好命令撤退。然而,撤退对他的“大军”来说,却是一场灾难。每天都有数千士兵死于饥饿、疲劳和俄军的反击。最后只剩下5000人返回了家乡。
一向以战无不胜著称的拿破伦还是被打败了,这大大鼓舞了他的敌人,促使他们联合了起来。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英国和瑞典,一起向法国宣战。从1813年10月16至19日,在莱比锡附近进行了著名的“民族大会战”。拿破伦新组建的军队无法同盟军抗衡,遭到了第二次惨败。1814年,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伦必须退位,并被放逐到了厄尔巴岛。一年之后,他又卷土重来,再次回到巴黎,推翻新立的国王,接管了政权。他再次建立一支军队,但却于1815年在滑铁卢附近被普鲁士和英国军队彻底击溃。作为英国政府的俘虏,拿破伦最终于1821年5月5日死在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上。
拿破伦皇帝的统治只持续了十年的时间,然后,他的大帝国就像纸牌搭成的房子倾倒了。他为后世留下来的,不是他作为统帅的各种战绩,而是作为政府首脑所做的各种改革。其中特别是1804年颁布的《民法典》,革命的很多重大要求都在其中得以实现:对所有法国人实行统一的法律;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个人自由;取消等级制度;进入公共职务只根据业绩而不根据出身;经营自由;择业自由;财产占有权;宗教自由和实行民事婚姻。《民法典》成了欧洲及世界各国民法的榜样。
同样,行政改革也使拿破伦受到很多赞誉。法国被分为九十八个行政区,它们不是独立的,而是接受巴黎的指示。同样受中央控制的,是国家统一监督下的教育制度,全国施行统一的教学计划 — 直至今日,法国学校的毕业标准,在全国各地仍然是统一的。
拿破伦在德国取得军事胜利后,也进行了改革。例如教会管理区域的世俗化,即把管理权交给世俗的诸侯;原有的112个帝国主教区,从政治地图上消失。此外,350个帝国骑士辖区和很多帝国城市不再是独立王国,而是置于诸侯的管辖之下。由上百个小邦和最小的领地组成的支离破碎的帝国时代结束了;一个更强大更有生存能力的中等国家从而诞生。在这场“政区清理”中,主要赢家是巴登、伏滕堡和巴伐利亚,它们的版图明显扩大。市民的公共生活方式也根据新的法国法律进行了重组和规范。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尽管市民被剥夺了政治决定权,因为在德国还没有一个被人民选举出来的议会。
普鲁士和奥地利也未能摆脱法国思想的影响,同样陷入了改革的压力之中。“为防止爆发革命,我们必须改革。必须去帮助那些在上帝保护下的人们。”一个普鲁士官吏这样描写当时的形势。冯·施泰因和冯·哈登贝格两位男爵着手起草改革方案,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法国的模式。中学和大学的教育改革,主要贯彻了著名学者威廉·冯·洪堡的思想。直至今日,德国的大学教育仍然贯穿着洪堡的精神。改革的总体设想,是使普鲁士的臣民变成独立思考的公民,能够带着责任感参与国家的工作 — 或许在什么时候,也能有一个与国王处于平等地位的人民代表机构出现。
在另一个领域,拿破伦也是一个大变革者 — 当然不是出于他的情愿:在被法国占领的不独立的国家里一再发生反抗运动;拿破伦为了战争,越来越关注金钱和士兵,他的这个欲望越明显,反抗也就越强烈。特别是在德国,这种反抗已经成为反拿破伦的民族运动。如果说这个国家的诗人和哲人早已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文化民族”的一份子,那么现在他们就也想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菲希特在《向德意志民族的演说》中,要求他的同胞“塑造自己的品质”,重新成为德意志人。“让我们不仅在我们的身躯而且在我们的精神面前躬身礼拜,成为它们的俘虏。”这种维护民族特征的愿望,也是导致“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这场战争导致了法国在欧洲霸权的结束。德国人日益增长的、有时是过于强烈的民族自觉性,也在这里有它的历史渊源。
迄今为止,人们主要把拿破伦看成是天才的统帅,他用军队使法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强大。他开始征战欧洲各国,在顶峰时期,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没有什么也没有谁能够阻挡他前进。当他1806年彻底摧毁了普鲁士军队,从而使持续千年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宣告终结时,普鲁士的路易丝王后这样描写了这位法国皇帝:“他谈到好事和好人时,并不真诚。他的思想和他的野心只是为了维护一己私利。人们可以钦佩他,但不能爱他。他被幸运蒙蔽了眼睛,以为一切都可以实现。但他不懂得节制,凡是没有节制的人,都
将失去平衡而跌倒在地。”
普鲁士王后说得很对,因为像所有没有节制的征服者一样,拿破伦也经历了他的滑铁卢 — 这已经成为纪念他最终失败的一句成语。而这个终结却是从他1812年远征俄国开始的。为远征俄国,他集结了六十万大军,有这支历史上最大的军队,全世界都预计他会很快就取得胜利。但结果却完全相反。俄国的军队回避每一场战斗,一再把部队撤回到腹地。到了9月,拿破伦的“大军”逼近了几乎是一座空城的莫斯科。几天之后,俄国军队放火烧毁了整个城市。拿破伦知道,没有足够的住处和足够的给养,他的军队是无法度过俄国的冬天的。他向沙皇提出停战建议 — 但却没有得到回应。他没有办法,只好命令撤退。然而,撤退对他的“大军”来说,却是一场灾难。每天都有数千士兵死于饥饿、疲劳和俄军的反击。最后只剩下5000人返回了家乡。
一向以战无不胜著称的拿破伦还是被打败了,这大大鼓舞了他的敌人,促使他们联合了起来。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英国和瑞典,一起向法国宣战。从1813年10月16至19日,在莱比锡附近进行了著名的“民族大会战”。拿破伦新组建的军队无法同盟军抗衡,遭到了第二次惨败。1814年,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伦必须退位,并被放逐到了厄尔巴岛。一年之后,他又卷土重来,再次回到巴黎,推翻新立的国王,接管了政权。他再次建立一支军队,但却于1815年在滑铁卢附近被普鲁士和英国军队彻底击溃。作为英国政府的俘虏,拿破伦最终于1821年5月5日死在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上。
拿破伦皇帝的统治只持续了十年的时间,然后,他的大帝国就像纸牌搭成的房子倾倒了。他为后世留下来的,不是他作为统帅的各种战绩,而是作为政府首脑所做的各种改革。其中特别是1804年颁布的《民法典》,革命的很多重大要求都在其中得以实现:对所有法国人实行统一的法律;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个人自由;取消等级制度;进入公共职务只根据业绩而不根据出身;经营自由;择业自由;财产占有权;宗教自由和实行民事婚姻。《民法典》成了欧洲及世界各国民法的榜样。
同样,行政改革也使拿破伦受到很多赞誉。法国被分为九十八个行政区,它们不是独立的,而是接受巴黎的指示。同样受中央控制的,是国家统一监督下的教育制度,全国施行统一的教学计划 — 直至今日,法国学校的毕业标准,在全国各地仍然是统一的。
拿破伦在德国取得军事胜利后,也进行了改革。例如教会管理区域的世俗化,即把管理权交给世俗的诸侯;原有的112个帝国主教区,从政治地图上消失。此外,350个帝国骑士辖区和很多帝国城市不再是独立王国,而是置于诸侯的管辖之下。由上百个小邦和最小的领地组成的支离破碎的帝国时代结束了;一个更强大更有生存能力的中等国家从而诞生。在这场“政区清理”中,主要赢家是巴登、伏滕堡和巴伐利亚,它们的版图明显扩大。市民的公共生活方式也根据新的法国法律进行了重组和规范。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尽管市民被剥夺了政治决定权,因为在德国还没有一个被人民选举出来的议会。
普鲁士和奥地利也未能摆脱法国思想的影响,同样陷入了改革的压力之中。“为防止爆发革命,我们必须改革。必须去帮助那些在上帝保护下的人们。”一个普鲁士官吏这样描写当时的形势。冯·施泰因和冯·哈登贝格两位男爵着手起草改革方案,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法国的模式。中学和大学的教育改革,主要贯彻了著名学者威廉·冯·洪堡的思想。直至今日,德国的大学教育仍然贯穿着洪堡的精神。改革的总体设想,是使普鲁士的臣民变成独立思考的公民,能够带着责任感参与国家的工作 — 或许在什么时候,也能有一个与国王处于平等地位的人民代表机构出现。
在另一个领域,拿破伦也是一个大变革者 — 当然不是出于他的情愿:在被法国占领的不独立的国家里一再发生反抗运动;拿破伦为了战争,越来越关注金钱和士兵,他的这个欲望越明显,反抗也就越强烈。特别是在德国,这种反抗已经成为反拿破伦的民族运动。如果说这个国家的诗人和哲人早已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文化民族”的一份子,那么现在他们就也想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菲希特在《向德意志民族的演说》中,要求他的同胞“塑造自己的品质”,重新成为德意志人。“让我们不仅在我们的身躯而且在我们的精神面前躬身礼拜,成为它们的俘虏。”这种维护民族特征的愿望,也是导致“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这场战争导致了法国在欧洲霸权的结束。德国人日益增长的、有时是过于强烈的民族自觉性,也在这里有它的历史渊源。
世界上有哪些强盛一时的国家?(17世纪以前)
按年代顺序排列(除去纯中国王朝):
亚述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安息帝国 贵霜帝国 匈奴汗国
查理曼帝国 拜占庭帝国 阿拉伯帝国 突厥汗国
神圣罗马帝国 突厥塞尔柱汗国 蒙古汗国
帖木儿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莫卧儿帝国
西班牙帝国 俄罗斯帝国
日不落帝国(英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
德意志帝国
大日本帝国(这个很囧,但是说实话是算的)
美国 苏联
亚述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安息帝国 贵霜帝国 匈奴汗国
查理曼帝国 拜占庭帝国 阿拉伯帝国 突厥汗国
神圣罗马帝国 突厥塞尔柱汗国 蒙古汗国
帖木儿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莫卧儿帝国
西班牙帝国 俄罗斯帝国
日不落帝国(英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
德意志帝国
大日本帝国(这个很囧,但是说实话是算的)
美国 苏联